首页>>代理合同 >> 侨龙应急称专利非核心专利遭打脸 供应商或受同一控制未合并披露

侨龙应急称专利非核心专利遭打脸 供应商或受同一控制未合并披露

时间:2022-12-25 20:20:03 本站 点击:44

  2000年1月成立的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侨龙应急”),发展至今经过三次实控人变更。从彼时成立时的林志国,直到最后一次变更的2016年4月,侨龙应急的实控人变更为林志国夫妇及其子女一家四口组成的林氏家族。而此番上市,侨龙应急实控人的频繁变更也遭到了深交所的问询。

  反观其后,不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均上演“过山车”,侨龙应急下游领域的支出增长趋势也放缓,其成长能力或承压。另一方面,委外研发方的人员现身侨龙应急19项核心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名单。且侨龙应急称其委外研发方提供的研发成果,并非关键技术且无市场成果转化,而实际上其中一项委外研发的专利,系其侨龙应急的核心技术专利,其信披现矛盾。不仅如此,两大供应商或受同一控制,但侨龙应急对二者采购额却未合并披露,信披疑云重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中,上游影响供给,下游影响需求。需要注意的是,侨龙应急多个下游领域客户支出的增速放缓。

  据侨龙应急签署于2022年9月19日的招股说明书上会稿(以下简称“招股书”),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8亿元、1.59亿元、3.7亿元、1.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031.84万元、3,298.07万元、10,534.43万元、4,151.04万元。

  据侨龙应急签署于2022年1月26日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签署于2022年1月26日的招股书”),2018年,侨龙应急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7,722.16万元、456.7万元。

  据招股书,侨龙应急主要从事应急抢险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销售的主要产品为供排水应急抢险装备。

  据签署于2022年9月19日的《关于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以下简称“首轮问询回复”),侨龙应急的供排水应急抢险装备应用于下游六个客户领域,分别为部队、消防、防汛、市政排水、应急、石化及电力。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来自前四大下游应用领域即部队、消防、防汛、市政排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2.61%、91.22%、97.35%、95.45%。

  据财政部,2019-2022年,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部门预算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分别为30.64亿元、125.86亿元、148.45亿元、120.41亿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20-2022年,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部门预算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速分别为310.79%、17.95%、-18.89%。

  从应急管理部的支出预算可看出,2022年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相比2021年缩减了18.89%。

  据招股书,预算体系中将水利支出作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级科目,其中涉及供排水应急装备采购资金的主要有,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防汛、抗旱支出。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12-2021年,全国公共预算支出中,水利支出中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防汛、抗旱四项合计额分别为1,445.95亿元、1,516.36亿元、1,642.04亿元、2,393.04亿元、2,342.25亿元、2,315.84亿元、2,277.27亿元、2,412.35亿元、2,300.85亿元、2,217.45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2019-2021年,侨龙应急营收和净利润都上演“过山车”,而这背后或与其下游领域的增长存在关联。侨龙应急的四大下游领域客户,即部队、消防、防汛、市政排水,报告期内贡献超八成收入。而前述行业涉及的支出的增速放缓。至此,侨龙应急或面临下游领域客户支出缩减的窘境,其成长能力或承压。

  无风不起尘埃。侨龙应急称其委外研发方提供的研发成果,并非关键技术且无市场成果转化。而事实上,上述研发成果中一项专利却是其核心技术专利。而信披迷局背后,双方的合作可谓颇有渊源。

  据首轮问询回复,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分别为168.77万元、106.04万元、179.37万元及273.78万元,占侨龙应急当期研发费用的比重分别为15.42%、10.52%、8.67%及24.5%。

  此外,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存在的合同金额大于20万元的委外研发项目中,与厦门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厦门理工”)签署的有6项,包括2019年的研发项目“多功能消防救援车水力系统设计与计算”、2020年的“森林消防加压布管车受力构件优化分析”、2021年的“水力冲刷系统计算和方案”和“远程气力抽吸输送装置计算与方案设计”、2022年的“多功能供电与供排水抢险车计算与方案设计”和“具有水带清洗功能的远程布管车计算和方案设计”。

  具体来说,研发项目“多功能消防救援车水力系统设计与计算”的合同金额为7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包括两项专利,分别为申请号为ZL1.7的“一种消防终端车”、专利号ZL2.2的“一种用于供水泵车的升降式消防炮及供水泵车”。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研发项目“森林消防加压布管车受力构件优化分析”的合同金额为7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包括两项专利,分别为申请号为ZL6.5的“一种多功能抢险车”、专利号为“ZL8.8”的一种森林消防远程供水系统。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研发项目“水力冲刷系统计算和方案”的合同金额为2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包括两项专利,分别为专利号为ZL5.2的“一种水力冲挖装置及其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申请号为“ZL4.2”的“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研发项目“远程气力抽吸输送装置计算与方案设计”的合同金额为5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包括6项专利,分别为专利号为ZL6.8的“一种应急救援设备的动力装置及其应急救援设备”、专利号为ZL9.7的“一种应急救援设备的气固分离装置及其应急救援设备”、专利号为ZL1.3的“一种应急救援设备的气固分离装置及其应急救援设备”、专利号为ZL4.9的“一种应急救援设备的气固分离装置及其应急救援设备”、申请号为ZL9.9的“一种应急救援设备的气固分离装置及其应急救援设备”、专利号为ZL9.1的“一种建筑物坍塌应急救援设备”。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研发项目“多功能供电与供排水抢险车计算与方案设计”的合同金额为5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为预计交付总体计算和功能匹配计算报告书、整车总体方案设计书。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研发项目“具有水带清洗功能的远程布管车计算和方案设计”的合同金额为20万元,主要研发成果为预计交付总体计算和功能匹配计算报告书、整车总体方案设计书。该研发项目不属于侨龙应急的关键技术,暂无市场转化成果。

  蹊跷的是,侨龙应急虽然披露,上述研发成果专利均为非关键技术、无市场转化成果,但是,其中一项专利却是核心技术对应专利,且已应用于产品中。

  据招股书,“自带动力移动泵站系统”系侨龙应急的一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已应用于产品移动泵站,且对应专利包括“一种森林消防远程供水系统”。

  据公开信息,“适用特大洪涝和干旱灾害的移动式大流量供排水关键技术应用”,获得编号为闽科高验[2015]101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并于2018年8月登记入库。

  成果概况显示,该科技成果的关键词为“供排水技术”、“液压驱动”、“移动式泵车”,成果类别为应用技术,成果体现形式为新产品,成果属性为原始性创新,成果所处阶段为成熟应用阶段,主要应用行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研究起始日期为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

  立项情况显示,该项目课题来源为地方计划,课题立项名称为“全液压应急排水抢险车的研发”,经费实际投入620万元。评价情况显示,2015年5月26日,福建省科技厅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估。

  知识产权状况显示,该项目形成2项授权专利,分别为专利号为ZL7.8的“一种沙滩清洁车履带底盘”、专利号为ZL1.1的“用于排水车的伸缩管”。

  该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为厦门理工,联系人为欧阳联格,成果合作完成单位为侨龙应急,成果完员包括林志国、欧阳联格、周水庭、阙彬元、赖东琼。

  鉴定意见显示,该成果针对移动应急抢险的需要,采用通用汽车底盘配载液压驱动水泵方案,研发了具有平移、滑动、举升、旋转、伸缩等功能的排水抢险泵车,可实现垂直位置的特殊工况作业,具有作业灵活、机动性强、适应范围广、排水量大等特点,已取得多项专利。

  据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2年9月19日,侨龙应急的核心技术人员有5名,其中包括林志国、赖东琼、阙彬元。

  据厦门理工官网2014年3月10日公开信息,欧阳联格系其厦门理工车辆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包括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特种环卫、环保机械设备的研发。

  据厦门理工官网2021年9月13日公开信息,欧阳联格系厦门理工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校内导师。

  上述表明,在侨龙应急与厦门理工的合作研发中,研发人员欧阳联格任职于厦门理工,截至2021年9月,还在厦门理工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还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合作研发产生的研发成果,即两项专利,由厦门理工和侨龙应急分别申请。值得一提的是,由侨龙应急申请的专利,目前还是侨龙应急的核心技术专利之一。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申请号为78的发明专利“一种沙滩清洁车的履带底盘”,申请日为2013年8月7日,申请人为厦门理工,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黄红武、葛晓宏、周水庭、谭璀璨、叶玮嵘、熊承杨。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该专利状态为未缴年费终止失效,专利无申请人、发明人著录项目变更。

  专利号为11的发明专利“用于排水车的伸缩管”,申请日为2009年9月10日,申请人为侨龙应急,发明人为林志国。

  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该专利处于专利权维持状态,且分别于2018年1月23日、2020年1月29日发生申请人变更,申请人分别由福建侨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侨龙专用”)变更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侨龙有限”)、由侨龙有限变更为侨龙应急。

  另外,据招股书,侨龙应急的一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运动车体”,对应的专利之一为“用于排水车的伸缩管”。

  上述表明,侨龙应急与厦门理工的合作颇有渊源,双方于2012年即存在合作研发,研发成果不但最终被鉴定为科技成果,侨龙应急单独申请的一项专利也成为其核心技术专利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后,上述合作的参与人厦门理工教师欧阳联格,参与了侨龙应急多达十余项核心技术专利的发明。

  据首轮问询回复,核心技术“运动车体”应用于产品垂直式供排水抢险车,对应的20项实用新型专利中,9项分别为专利号为ZL0.2的“一种滑动管、排水设备及抢险排水车”、专利号为ZL5.5“一种伸缩管道设备及抢险排水车”、专利号为ZL9.8“一种伸缩水管总成及供水泵车”、专利号为ZL8.3“一种伸缩供水机构及供水泵车”、专利号为ZL0.3“一种用于供水泵车的供水管道及供水泵车”、专利号为ZL4.6的“一种可移动平台及供水泵车”、专利号为ZL8.8的“一种用于车体的伸缩供水装置及供水泵车”、专利号为ZL1.4的“一种排水车的作业平台”、专利号为ZL9.2的“一种排水车”。

  核心技术“水油气电混合集成控制系统”应用于产品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单管旋转式、远程供排水抢险车取水车,对应的12项实用新型专利中,5项分别为专利号为ZL8.3的“一种排水车”、专利号为ZL7.X的“一种用于可移动平台的伸缩油管及可移动平台”、专利号为ZL0.8的“一种用于排水装置的油缸及排水装置及排水车”、申请号为ZL1.4的“一种供水车”、专利号为ZL1.X的“一种供水车”。

  核心技术“自带动力移动泵站系统”应用于产品移动泵站,对应的发明专利是专利号为ZL7.8的“一种恒压变流量远程供水泵车”,对应的5项实用新型专利中,2项分别为专利号为ZL8.8的“一种森林消防远程供水系统”、专利号为ZL3.8的“一种恒压变流量远程供水装置”。

  核心技术“智能化远程控制”应用于产品远程供排水抢险车、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子母车、垂直供排水抢险车,对应的发明专利是专利号为ZL2.8的“一种加压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核心技术“子母分体式泵站系统”应用于产品子母式供排水抢险车,对应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专利号为ZL5.3的“一种应急排水泵车”。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专利号为ZL0.2的“一种滑动管、排水设备及抢险排水车”,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任耿龙、叶玮嵘、林志国;专利号为ZL5.5“一种伸缩管道设备及抢险排水车”,发明人包括叶玮嵘、任耿龙、林志国、欧阳联格;专利号为ZL9.8“一种伸缩水管总成及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叶玮嵘、任耿龙、林志国;专利号为ZL8.3“一种伸缩供水机构及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任耿龙、叶玮嵘、欧阳联格、林志国;专利号为ZL0.3“一种用于供水泵车的供水管道及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叶玮嵘、任耿龙、林志国、欧阳联格。

  专利号为ZL4.6的“一种可移动平台及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连华侨、罗侃文、叶玮嵘、欧阳联格、陈煌;专利号为ZL8.8的“一种用于车体的伸缩供水装置及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叶玮嵘、郑家钢、林志国、欧阳联格、杨振明、连华侨、任耿龙;专利号为ZL1.4的“一种排水车的作业平台”,发明人包括徐光源、林志国、欧阳联格、欧阳莎,专利号为ZL9.2的“一种排水车”,发明人包括徐光源、林志国、欧阳联格、欧阳莎。

  专利号为ZL8.3的“一种排水车”,发明人包括林志国、欧阳联格、叶玮嵘、梁日荣、任耿龙、郑家钢、连华侨、冯新娟、陈煌;专利号为ZL7.X的“一种用于可移动平台的伸缩油管及可移动平台”,发明人包括连华侨、罗侃文、叶玮嵘、欧阳联格、陈煌;专利号为ZL0.8的“一种用于排水装置的油缸及排水装置及排水车”,发明人包括连华侨、罗侃文、叶玮嵘、欧阳联格、陈煌;申请号为ZL1.4的“一种供水车”,发明人包括林志国、王丽晶、欧阳联格、赖东琼、叶玮嵘;专利号为ZL1.X的“一种供水车”,发明人包括叶玮嵘、林志国、杨振民、欧阳联格、任耿龙、肖辉进、罗腾彬、连华侨、张梁、欧阳莎。

  专利号为ZL7.8的“一种恒压变流量远程供水泵车”,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林志国、尹鹏、张梁;专利号为ZL8.8的“一种森林消防远程供水系统”,发明人包括林志国、欧阳联格、林舜羽、尹鹏、欧阳莎;专利号为ZL3.8的“一种恒压变流量远程供水装置”,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林志国、尹鹏、张梁。

  专利号为ZL2.8的“一种加压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林志国、尹鹏、郑宁;专利号为ZL5.3的“一种应急排水泵车”,发明人包括欧阳联格、林志国、郑宁。

  这表明,2019-2021年,侨龙应急申请的19项核心技术专利发明人中,均现欧阳联格的“身影”。

  据首轮问询回复,侨龙应急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对研发重点问题和难点题进行联合攻关,与厦门理工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也就是说,在首轮问询回复中,侨龙应急称,其委托给厦门理工的6项研发项目,研发成果并非是关键技术且未在产品中应用。但是,招股书却披露,其中一项委外研发的专利,系其侨龙应急的的核心技术专利,且已应用在产品中。信披矛盾背后,侨龙应急与厦门理工或关系匪浅。

  除此之外,早在2012年,侨龙应急与厦门理工即进行总投入620万元的地方课题研究的合作,且双方各自申请了专利。需要关注的是,该项研发的参与人之一厦门理工导师欧阳联格,在2019-2021年,参与了侨龙应急多达19项专利发明。至此,厦门理工导师欧阳联格,是以何身份参与侨龙应急十余项核心技术专利?侨龙应急的核心技术是否依赖于厦门理工?存疑待解。

  信息披露真实性、完整性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而研究发现,侨龙应急前两大供应商的关系或不一般,上演控制权迷局。

  据招股书,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龙岩市方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岩方胜”)分别是侨龙应急的第一大、第二大、第一大、第一大供应商,侨龙应急对其采购额分别为1,863.36万元、1,761.8万元、4,402.63万元、3,531.64万元,分别占侨龙应急当期采购总额的19.26%、14.51%、29.78%、34.55%。

  2020-2021年及2022年1-6月,龙岩市汉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岩汉赢”)分别是侨龙应急的第一大、第二大、第二大供应商,侨龙应急对其采购额分别为2,598.07万元、931.06万元、1,139.25万元,分别占侨龙应急当期采购总额的21.4%、6.3%、11.15%。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向龙岩方胜的累计采购额为1.16亿元。2020-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向龙岩汉赢的累计采购额达4,668.38万元。

  据招股书,龙岩方胜的股东为梁荣庭、梁生兰,二人分别持股70%、30%,梁荣庭系龙岩方胜的实控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集团”)是目前国内重型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且龙岩方胜则是中国重汽集团豪沃品牌龙岩区域授权经销商。龙岩方胜与侨龙应急于2018年开始合作。

  此外,龙岩汉赢的股东为黄晓林、陈芳芳,二人分别持股60%、40%,黄晓林系龙岩汉赢的实控人。龙岩汉赢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新车零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及配件批发。龙岩汉赢是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汽商用车”)授权的“汕德卡”品牌龙岩地区经销商,与侨龙应急于2020年开始合作。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2020-2021年及2022年1-6月,侨龙应急向龙岩方胜和龙岩汉赢的采购额合计占侨龙应急当期采购总额的35.91%、36.08%、45.7%,侨龙应急向龙岩方胜和龙岩汉赢的采购额合计占侨龙应急当期采购底盘总额的86.58%、98.28%、99.49%。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龙岩汉赢成立于2019年12月18日。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并无变更信息。

  据首轮问询回复,底盘代理商龙岩方胜对应的终端底盘车企业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中国重汽成立于1998年9月,主营业务为重型载重汽车、重型专用车底盘、车桥等汽车配件的制造及销售业务。中国重汽为A股上市公司。

  底盘代理商龙岩汉赢对应的终端底盘车企业为重汽商用车。重汽商用车成立于2001年1月,其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等。重汽商用车系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重汽”)全资子公司。

  据中国重汽签署于2022年9月10日的《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关于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豁免要约收购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意见》,中国重汽控股股东香港重汽的持股比例为51%,为中国重汽控股股东,该邀约收购不会导致中国重汽控制权发生变化。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龙岩方胜成立于2013年10月21日。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龙岩方胜共发生3次股东变更,分别于2014年9月23日、2022年8月16日、2022年8月31日。

  2014年9月23日发生的股东变更,龙岩方胜的股东由黄文魁、黄隆升变更为梁荣庭、梁生兰;2022年8月16日股东变更为黄隆升、黄惠玲;2022年8月31日股东变更为梁荣庭、梁生兰。

  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龙岩方胜共发生2次联络员备案变更,分别于2016年5月10日、2022年8月16日。2016年5月10日,联络员由梁荣庭变更为郭明明。2022年8月16日,联络员由郭明明变更为林诚凯。

  股东及出资信息显示,2013年10月21日,黄隆升、黄文魁对龙岩方胜的认缴额分别为350万元、150万元。

  根据《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测算,龙岩方胜成立时,黄隆升、黄文魁的认缴出资比例分别为70%、30%。

  那么,龙岩汉赢2021年企业邮箱的持有人,与龙岩方胜的昔日联络人重名,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此外,龙岩方胜的发起股东黄隆升为何在2022年8月再次出现在股东名单上,且当月又退出?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龙岩市汉和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岩汉口”)成立于2008年2月25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截至查询日2022年12月5日,龙岩汉口的股东包括黄文魁和黄隆升,执行董事为黄隆升,监事为黄文魁,经理为黄晓林。此外,龙岩汉口共发生1次投资人变更、2次法定代表人变更、1次经理备案变更。2015年1月30日,龙岩汉口发生投资人变更前,股东为毕永文、黄文魁和黄隆升,变更后,股东为黄文魁和黄隆升。

  2019年9月23日,龙岩汉口发生经理、法定代表人变更后,黄晓林开始担任经理、法定代表人。2020年3月12日,龙岩汉口发生经理变更后,黄晓林不再担任法定代表人。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龙岩汉口2015-2021年年报显示,2013-2021年,龙岩汉口的企业联系电线年,龙岩汉口的企业电子邮箱均为。

  上述情形看出,龙岩汉赢成立后的次年,即开始与侨龙应急合作。2020年起,龙岩汉赢与龙岩方胜成为侨龙应急的前两大供应商,且撑起侨龙应急超八成的原材料底盘的采购额。

  而蹊跷的是,两大供应商不但二者代理的品牌企业受同一控制,而且龙岩汉赢2021年的企业邮箱所有人,与龙岩方胜的昔日联络人郭明明重名。除此之外,龙岩方胜的发起股东之一黄隆升,虽在2014年退出,但在龙岩方胜2022年的股东名单中“闪现”又“闪退”。同时,龙岩方胜的联系电话,多年与黄隆升控制的龙岩汉口相同。在此背景下,龙岩汉赢的控股股东黄晓林,曾担任过龙岩汉口的法定代表人,且目前仍担任经理。

  至此,种种关系链交织之下,侨龙应急的两大供应商龙岩方胜与龙岩汉赢是否受同一控制?侨龙应急是否应将两者的采购额进行合并披露?侨龙应急是否对上述两大供应商存在重大依赖?存疑待解。

《侨龙应急称专利非核心专利遭打脸 供应商或受同一控制未合并披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